崇祯皇帝的御制诗
作者:张星水
明末的崇祯二年,清兵入塞,狼烟四起,进犯燕蓟,直逼京师。蜀中女将秦良玉临危受命,奉旨率领五千名四川石柱白杆兵,鞍马劳顿,千里迢迢北上京师勤王抗清。面对外敌入侵的大兵压境,忧心忡忡、一筹莫展、寝食难安的崇祯皇帝在紫禁城故宫的平台亲自召见了她,当面见到这样一位赤胆忠心、勤王救驾的骁勇女将之后,君臣之间四目相对,感慨涕零,一向不苟言笑的崇祯皇帝亦被深深地感动了,他竟打破惯例提笔亲赐给秦良玉四首御制诗,以勉励其抵御外侮、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。这似乎也是崇祯皇帝为数不多的流传至今的御制诗里的精品杰作,可见崇祯对于秦良玉这员沙场女将的器重与敬佩。
诗一:学就西川八阵图,鸳鸯袖里握兵符。由来巾帼甘心受,何必将军是丈夫。
诗二:蜀锦征袍自裁成,桃花马上请长缨。世间多少奇男子,谁肯沙场万里行。
诗三:露宿风餐誓不辞,饮将鲜血代胭脂。凯歌马上清平曲,不是昭君出塞时。
诗四:凭将萁帚扫胡虏,一派欢声动地呼。试看他年麟阁上,丹青先画美人图。
崇祯皇帝的这首御制诗,由衷地赞美了秦良玉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,这也成为了明末历史中的一段传奇的佳话故事。光阴荏苒,至今时光已经过去将近四百年了,每每读起朱由检的这首诗,仍令人感到一种由衷的亲切感。古人常说:家贫出孝子,板荡识忠臣。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、多事之秋的明朝末年,侠肝义胆的秦良玉无疑是一位令人仰慕的杰出爱国将领。面对明末血雨腥风、大厦将倾的危局,由于大势已去,秦良玉虽然不能挽狂澜于既倒。但是,在大明江山社稷危难时刻,秦良玉不顾个人安危、矢志报效国家的英雄气节仍然值得我们后人缅怀和景仰。有鉴于此,特撰此文,以资纪念。
星水 2011年7月28日 敬书于紫竹院